深圳39岁女子高烧不退有人烧进IC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人到“中年” 不仅外貌有了变化 心态也有所改变 逐渐修身养性 比如 开始对鸟禽类滋生起莫名的情愫 而鹦鹉 凭借“好清纯好不做作”的气质 轻易奴役了人类的心 它们不甘困于笼中 理想是成为“沙漠之雕” 别人是“挥着翅膀的女孩儿” 它们是“挥着翅膀的二哈” 但鹦鹉这样的鸟禽类 貌似跟广东人有仇! 最近好几个广东人 因为“鹦鹉热”饱受折磨 有人上了呼吸机 有人甚至被送到了ICU—— 深圳39岁女子高烧一礼拜 住院后查出严重肺炎!常规手段没用! 住院前,39岁的邱女士已经高烧了将近一个礼拜! 最近,烧得头昏脑热的邱女士终于顶不住了,来到了医院。 起初,医生根据她的症状,开了些常规的抗生素及抗病毒药。不能说作用不大,只能说毫无成效,邱女士照样高烧不退。 后来,医生给邱女士检查了胸部X光和胸部CT,发现了她左下肺有一大片严重的肺炎。 12月29日的胸部CT:左肺下叶多发感染 一般的肺炎在这么强的抗感染治疗之下肯定能有效果,所以导致(邱女士)这种肺炎的可能是特殊的病原体,如果不能找出到底是什么病原体导致的肺炎,不能对症下药,邱女士还会继续发烧,可能肺炎会进一步加重,甚至引起全身多器官衰竭。 ——江勇医院肺病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经过医生详细检查才发现,邱女士得的是鹦鹉热肺炎! 上呼吸机!送ICU! 广东陆续有人接触禽类后中招 无独有偶,同样在深圳的吴先生(化名)也有相同境遇,甚至更严重! 吴先生是深圳平湖一家工厂的厨师,年底,他突然呼吸急促、高烧不退。 被送医院后,吴先生确诊了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病例,还因为病情严重被上了无创呼吸机。 吴先生交代,作为厨师的他,发病前接触过禽类! 而最近,中山的任先生和冯女士也医院,两人都被确诊了鹦鹉热!冯女士更是直接被送到了ICU! 发病前,他们都有相同特点—— 冯女士曾经在市场购买过活禽,而任先生工作场所的旁边就是一个三鸟市场! 患者任先生 “鹦鹉热”容易被漏诊误诊 重症可能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高! “鹦鹉热”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在鹦鹉、鸽子、鸡、鸭这种禽类之间感染和互相传染,感染后的鸟类的粪便、血或羽毛等都可能带有病原体。 最初这种病在鹦鹉爱好者中比较多见,所以叫“鹦鹉热”。 1.连呼吸都能“中招” 人在被病鸟啄伤、抓伤或者屠宰拔毛时,就可能通过呼吸道感染。 就算没有主动直接接触,居住或工作的环境旁有很多鸟禽类,吸入了病鸟的干燥粪便、羽毛或呼吸道分泌物的气溶胶,也有可能“中招”! 2.潜伏期最长45天 这种病菌没有明显季节性,潜伏期一般1-2周,最长能有45天。 3.容易被漏诊、误诊 一般的常规检查很难检测出来。 患者常常会因为症状多变、不够独特,医生没有怀疑患者的禽鸟接触史而被漏诊、误诊。 4.重症“要命” 重症感染可能引起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非常高。 5.有可能复发 治愈后有几率复发,要注意预防。 出现这7种情况 要尽快检查自己有没有“中招” 高热、寒战,伴相对缓脉 全身疲惫无力,食欲不振 剧烈头痛和全身肌肉痛 部分病人有鼻出血或斑疹 一周左右出现咳嗽、咳液,甚至痰中带血 病情严重会呼吸困难、发绀、烦躁、谵妄、木僵、昏迷等 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腹泻,累及肝脏会出现黄疸 化验血常规正常,但拍胸片发现支气管炎样肺浸润 不想摊上“鹦鹉热”,这样做准没错 1.铲屎官 买有健康证的宠物鸟 去正规的宠物店买宠物鸟。买鸟尽量不要网购,网上的宠物鸟大部分没有健康证明。 如果买鹦鹉,除了虎皮鹦鹉、牡丹鹦鹉、鸡尾鹦鹉,其他都是不合法的。 另外,新鸟要隔离观察2周。 鸟食混加四环素 鸟食中适当混加一些四环素等消炎药预防和控制鹦鹉热,尤其是在家禽和鸟类运输前后。 经常消毒清理鸟笼 每天清洗、消毒鸟笼。清洁前应该先湿润鸟笼,不要让带病微生物或颗粒飘散到空气中,被人体吸入。 清洁过程中最好带上口罩和手套。 逗鸟别太久 鸟笼要悬挂于室外通风,每次逗鸟的15~30分钟就够了。 尽量别让家养鸟禽和野生鸟禽接触 鸟禽发病时 要及时与人隔离,避免传染。铲屎官和家人要服用四环素、红霉素预防。 铲屎官发热时 医院,和家人隔离,避免传染。 2.其他人 买活禽的时候,要保持距离,吃的时候,要彻底煮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qiguankz.com/zqgkzzy/19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甘肃昨日新增12例本土确诊病例15例本
- 下一篇文章: 注意焚烧秸秆违法,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