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大总结中府,肺部问题就找它
中府 别名:膺中外俞、膺俞、膺中俞、府中俞、肺募等。 释名: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穴当中焦脾胃之气聚汇肺经的住处,故名中府。 位置:在胸前壁之外上部,第1肋间隙外侧,距任脉(胸骨正中线)6寸。 功能:益气宣肺、止咳定喘、健脾和胃、解痉止痛。 主治: 1.呼吸系统病症:咳嗽,哮喘,咳血,喉痹,支气管炎,肺炎,胸膈胀满,肺脓疡,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2.其他病症:呕吐,腹胀,面肿,胁痛,寒热烦满,肩臂痛,上肢痿痹,中风后遗症等。配肺俞治疗外感咳嗽。 盖因中府为手太阴肺经之腧穴,乃肺脏经气汇聚于胸部的腧穴,为肺之募穴,又为手、足太阴经脉交会穴,具宣发上焦、疏达肺气之功,故为止咳平喘之要穴。 配伍: ①配复溜治肺燥咳嗽,配风门治风寒咳嗽; ②配膻中、内关、尺泽治实哮,配太渊治虚喘; ③配足三里培土生金,治肺虚久咳,饮食无味; ④配合谷表里双解,可治高烧、口渴、咽干、咳嗽; ⑤配意舍治疗胸满; ⑥配太溪治疗咳血。 刺法: ①治疗肺部疾患直刺0.5~1.0寸。 ②治疗肩部活动不利深刺3.0寸。 中府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肩部活动不利,尤其是大臂不能上举。深刺时通过胸部的肌肉胸大肌、胸小肌和背部肌肉的大圆肌、背阔肌,非深刺疗效不著。 养生妙招: ①按压治疗咳嗽:用两手中指指腹按压中府穴,正反向各按摩70次,大人刺激量宜重,小孩宜轻。 ②刮痧治疗胸膈胀满(配膻中、内关):用刮痧板轻轻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有少量痧点为度,不可刺激过重。 ③艾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气喘(配大椎、肺俞、太渊):取艾条点燃后悬于穴位之上熏烤,艾火距离皮肤应适宜,既要有温热舒服的感觉,又不可伤到皮肤。每次10分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qiguankz.com/zqgkzjc/21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钟南山传万字精简版
- 下一篇文章: 金芝艾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专注呼吸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