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察血氧的波动?对正常人和慢阻肺病患者意味着什么?在《看呼吸》的科普直播节目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郭岩斐教授特别提到了一个数值:>4%。这个数字对于慢阻肺病患者而言有何重要意义?

哪些人会发生“低氧”?为何会发生?

郭主任告诉我们,在固定血氧饱和度水平基础上出现向上或向下的波动叫血氧波动,比如接受高压氧舱治疗的患者血氧饱和度水平就会比平时高,一旦出现血氧饱和度的下降,这时我们要注意区分,生理原因可以不用管,但一些病理原因导致的低氧要干预。

“比如到高海拔地区空气氧含量稀薄造成缺氧,这时的低氧只要回到平原地区就恢复正常;又如爬山、打球等剧烈运动导致呼吸频率加快和心率加快,肺泡和氧的交换不够充分,血氧也会变低;还比如睡眠时呼吸频率自然减低,膈肌活动度下降,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氧,但低于平时水平2%左右都是正常的。这些都属于生理原因造成的低氧。但病理原因的低氧则可能意味着危险,尤其一些慢病的如慢阻肺病患者。”

“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会引起低氧的疾病,比如慢性气道疾病,最常见的就是慢阻肺病,还有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等,还比如大面积肺炎、肺血管疾病、严重心功能不全、间质性肺疾病等都会引起低氧。”郭主任讲道。

普通人群血氧低于多少得注意?

郭主任告诉我们,普通人群平时的血氧饱和度基本都维持在97%-99%,平时出现的血氧波动基本都在这个区间范围的2%之内,这样的波动没有大碍,不必紧张。但如果出现大幅度降低,比如低于下降超过4%,甚至外周血氧低于90%,持续一段时间,还伴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状,这就要引起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qiguankz.com/zqgkzzl/20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