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风湿免疫病系列79丨ldqu
“上头”的 类风湿关节炎 奇怪系列79病例介绍患者孙某,女,68岁,退休,因“反复全身多关节疼痛17年”于.02.28我科住院。 现病史:17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腕关节、双足趾指关节疼痛,外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自行间断服用“强的松”治疗,症状反复,患者并未重视。6年前患者关节疼痛逐渐累及颈部、双肩关节、双腕关节、双膝关节,外院先后予以“正清风痛宁、火把花根片、云克,醋氯芬酸、帕夫林、艾拉莫得、益赛普”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患者并未遵医嘱规律用药及随访,期间症状反复出现。5年前患者于我科就诊,出院嘱患者服用“甲强龙、艾拉莫得”治疗,但患者自行停药且并未随访。3月前,患者病情加重,伴肢体麻木,收治于我科。 既往史:6年前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予以奥美拉唑抗酸治疗,平素感上腹胀、伴反酸、嗳气等不适;有骨质疏松5年,现未规律服药;4年前外院行内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有海鲜过敏史。余既往史无特殊。 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右手拇指畸形,双侧MCP1、MCP2、双肩关节、双膝关节、双踝关节、左侧腕关节、颈后压痛,双腕关节活动受限。双手握力下降。未见明显关节肿胀。 入院相关检查: :ESR:27mm/第一小时↑,C反应蛋白10.12mg/L。余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肝肾功、凝血象、D-dimer、甲功、传染病筛查、T-spot、PPD未见明显异常。 :类风湿因子26.90IU/ml↑,抗角蛋白抗体阳性1:10↑,抗环瓜氨酸肽抗体.5RU/ml↑,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4U/ml↑。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抗dsDNA、血管炎抗体谱、免疫球蛋白补体未见异常。 胸部CT:1.右肺中、上叶及左肺上叶炎症可能,并左肺上叶、右肺中叶部分支气管扩张。2.双肺散在实性及磨玻璃小结节。3.左肺下叶钙化灶。4.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显示,部分淋巴结钙化。颈椎CT:1.寰齿关节脱位(图1)。2.C3椎体向后I度滑脱。全脊柱MRI:1.寰枢关节炎性改变,齿突骨质破坏,骨块后移伴相应水平颈髓受压(图2)。2.C3/4、C6/7椎间盘突出,C5/6右侧椎间孔狭窄;C5/6椎间盘膨出。3.颈椎退行性改变,C3椎体稍向后移位。4.C3椎体下缘、T1/2椎体相对缘许莫氏结节形成。5.T1/2、T12/L1左侧神经根囊肿可能。6.T6椎体后缘、S4椎体血管瘤可能。7.L4/5椎间盘膨出。颈椎动力位、张口位X片:张口位示枢椎齿状突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左侧寰齿间距、左侧寰枢关节间隙较对侧变窄,侧位及动力位示C3椎体稍向后移位(图3)。 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肌骨彩超:右手MCP2关节积液(1级),骨侵蚀(2级)、双踝关节跟骨后滑囊积液、左踝关节踇长屈肌腱腱鞘积液、右肩关节喙突下滑囊积液、右肩锁关节骨皮质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骨密度:骨质疏松。电子胃镜:胃窦浅溃疡、慢性非萎缩性胃窦炎。甲状腺彩超、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1.类风湿关节炎2.寰齿关节、寰枢关节脱位3.高位颈、脊髓受压4.双肺肺炎5.支气管扩张伴感染6.骨质疏松7.胃窦溃疡 治疗:由于患者寰枢椎不稳定,颈椎椎管、脊髓受压,若不手术治疗,病情进展可导致患者截瘫,故请骨科评估后转骨科进一步治疗。 图1:颈椎CT:寰齿关节脱位 图2:颈椎MRI:寰枢关节炎性改变,齿突骨质破坏,伴颈髓受压 图3:颈椎动力位:枢椎齿状突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左侧寰齿间距、左侧寰枢关节间隙较对侧变窄、C3椎体稍向后移位。 讨论 RA是常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之一,可导致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关节强直等,外周小关节受累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而颈椎作为中轴结构,同样也可成为RA的靶器官,导致患者颈椎曲度改变、关节稳定性丧失出现颈髓受压、椎动脉损伤等。 文献报道,颈椎受累的患者占RA患者86%,程度轻重不一,男性更容易导致进展性颈椎受累,其次,约50%颈椎影像学改变的RA患者是无临床症状的[1]。因此,对于RA患者除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qiguankz.com/zqgkzkx/18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空气支气管征树芽征烟花征15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