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最高龄达85岁从以往的“开大刀”到仅有几个小孔住院时间缩短为原先的一半……近日,医院(医院)泌尿外I科刘修恒教授、陈志远教授团队,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Xi系统的辅助下,2天内完成4台高难度手术。至此,泌尿外I科已完成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一年前,85岁的戴爹爹盆腔内被检查出一个近6厘米大小的肿瘤,但因同时患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冠心病、糖耐量异常、多发腔隙性脑梗等多种基础疾病,医院,都因手术风险太高而被拒。刘修恒教授、陈志远教授团队迎难而上,接诊后迅速完善相关检查,医院多学科专家组成MDT团队进行综合会诊和评估,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治疗经验,为戴爹爹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盆腔肿瘤切除术”。术中,在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下,刘修恒教授操纵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精细操作,最终成功“拆弹”。当天,医生还为52岁的刘先生成功切除腹膜后一个近15厘米的大肿瘤。按照常规手术方式,不仅创伤大、失血多、恢复慢。而在手术机器人协助下,术后刘先生体表仅留下几个小孔,而且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仅过一天,刘修恒教授、陈志远教授团队又分别为64岁的陈爹爹和郑爹爹实施了手术。陈爹爹在9月底的一次体检中,被检查出右肾肾透明细胞癌,伴下腔静脉及右肾静脉瘤栓形成。而郑爹爹因腰腹部疼痛伴血尿,被检查出右肾上长了一个2厘米大小的肿瘤,同时患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基础疾病。当天,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两人的疾病都得到微创根治。医院配备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i系统,是外科医生的“神队友”。刘修恒教授介绍,它拥有“三头四臂”——医生控制平台、患者手术平台、视频影像平台3个操作平台,以及4只度灵活自由的机器手臂。

超清晰3D影像系统,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逼真;

多角度自动切换的智能图像处理功能,使肿瘤等全方位无死角地暴露在外科医生的视野之中;

更加细长的机械手臂具有更大的活动范围、无法比拟的稳定性及精确度,即使切除部位比较刁钻的肿瘤,也游刃有余。

据悉,在刘修恒教授的带领下,医院(医院)泌尿外I科已完成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实现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从开放-微创(腔镜)向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转变。延伸阅读

神队友!达芬奇机器人,挑战“最难手术”

斤!11名医护“抬”他上手术台,“机器人”帮忙做手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qiguankz.com/zqgkzjc/18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