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的呼吸力学特征及机械通气策略
作者:周晓林,段开亮 单位:浙江大学医院 因哮喘入院的患者中约有10%进入了重症监护室,2%的患者接受了气管插管,对于危重症哮喘患者的管理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与此相关的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支气管痉挛加重、张力性气胸、动态肺过度充气、低血压、心律失常等。本文简述了重症哮喘患者的呼吸力学特征及机械通气策略。 呼吸力学特征 急性重症哮喘可引起呼吸力学的显著改变,其特征是呼气流量严重受限,从而导致过早的气道关闭、肺和胸壁动态恶性充气和高内源性PEEP。这些异常的呼吸方式可导致呼吸肌肉疲劳和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机械通气时,我们主要担忧的是肺部恶性充气加重(引起气压伤)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内源性PEEP急性重症哮喘的特点是肺部过度充气,在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呼气末肺容积的增加可达正常值的2倍,这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引起:首先,由于机制不明的肺弹性回缩力异常降低,以及呼气时吸气肌持续努力产生的胸壁异常高的向外反冲力,导致呼气的驱动力降低。其次,由于气道口径严重缩小,气流阻力显著增加。这些特殊情况导致呼吸系统的时间常数明显增大,呼气时间明显延长,在达到静态平衡之前就开始吸气。因此,呼气末肺泡压仍为正值,这种现象称为内源性PEEP。图1非均匀阻塞条件下正压机械通气期间潮气量的预期分布 内源性PEEP的水平和过度充气的程度与潮气量、呼吸系统的时间常数及呼气时间有关。由于支气管阻塞在解剖学上(由于分泌物、水肿、支气管痉挛)和动力学上(由于呼气时胸内正压对远端气道造成的外部压迫)分布不均,在急性严重哮喘期间,肺部是极不均匀的。从结构上看,哮喘患者的肺可以被描述为4个区域:A区代表没有支气管阻塞也没有过度充气的部分肺;B区中,气道在整个呼吸周期中完全被阻塞(黏液堵塞);C区中,阻塞仅出现在呼气时,引起肺泡过度充气和高内源性PEEP;D区中,整个呼吸周期中存在气道部分阻塞,导致肺泡过度充气和内源性PEEP的程度低于C区。在这样一个以可变时间常数为特征的系统中,正压通气提供的大部分潮气量都进入了A区,A区代表了顺应性和气道阻力几乎正常的肺实质。由于这种正常区域仅占整个哮喘肺的一小部分,这些情况类似于用大潮气量过度扩张一个微小的正常肺(类似"婴儿肺"概念)。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包括:①由于血液灌注转移到正常通气的肺区,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分布异常;②增加了气压伤的风险;③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血流动力学受损、休克和心脏骤停。 机械通气策略 无创正压通气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常用方法。然而,支持NPPV用于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的证据尚不清楚。部分针对成人和儿童的小型研究表明,NPPV可能通过改善呼吸肌肉做功,降低呼吸频率从而降低气管插管率。总的来说,NPPV的使用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较少。但必须密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qiguankz.com/zqgkzzy/18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肺部影像系列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