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27292293087593&wfr=spider&for=pc

雾霾

近期的北京城区又笼罩一片灰色的霾中。虽经严厉处罚与大力治理,像这样PM2.5逼近或超过的重度污染天气仍不时出现。

当雾霾来临,站在连对面红灯都看不清楚的路口,你还是能够发现许多对雾霾”若无其事”的行人。他们或许真的从不关心霾为何物,也或许真的已经放弃了抵抗和吐槽。

霾吸得多了,难免会让人产生身体已经具有了”抵抗力”的错觉,但其实大家心里都还是想要一个答案:

雾霾究竟对健康有没有伤害?有什么伤害?有多大伤害?

年11月,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EPIC)发布了一项《空气质量寿命指数报告(IntroducingtheAirQualityLifeIndex)》,报告指出,颗粒物空气污染使全球人类预期寿命平均缩短近2年。

全球人类预期寿命平均缩短近2年,是个什么概念?

相比之下,全球人类人均寿命因烟草的影响缩短1.6年,因交通意外伤害缩短了4个月。相比来看,空气污染比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甚至交通意外、战争和恐怖主义都更具破坏性。

领导这项研究工作的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长MichaelGreenstone表示:”虽然人们可以戒烟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免受疾病侵害,但却几乎无法单独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免受呼吸空气的侵害。”

要知道,虽然身在同一个地球,但这1.8年寿命预期的减少,并不是会公平地分摊到每一个人身上。

具体而言,在空气污染较少的欧美地区,对预期寿命的影响仅为0.1年;而在空气污染更严重的某些地区比如印度和中国,影响就不止2年了。报告指出,如果印度和中国能够将大气颗粒物浓度降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空气质量指南中的健康水平,那么能够将人们预期寿命分别增加4.3年和2.9年。

再具体一点的话就更扎心了。比如报告就指出,由于污染更加严重,印度德里市的居民将平均减少10年左右的寿命,而北京和洛杉矶的居民将分别减少差不多6年和1年寿命。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有两种感受。

首先是感到莫名的可怕。虽然吸霾这事儿对健康的影响,不会像吃坏肚子一样那么直接迅速显现,但是每年因空气污染直接造成的死亡数字已经高达万。所以,对于哪天就轮到自己来拉低全球人类寿命平均值,我们确实会感到可怕。

然后就是更大的疑惑。1.8年也好,万也好,这些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空气污染又是怎么伤害人的生命呢?这是不是噱头?

我们争取将这些问题进一步解释清楚。

空气质量寿命指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空气颗粒污染物暴露和风险的唯一见解,就是看看每天手机上的空气质量指数,比如PM2.5达到了多少。

高级一点的天气软件,还会使用颜色编码系统,来提供对日常空气质量的规范评估,颜色越深,表示雾霾也严重,但也仅此而已,这些五花八门的天气软件并没有向人们传达出空气污染的实际健康风险。

于是,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的MichaelGreenstone和ClaireQingFan,基于经过同行评审的前沿研究数据,开发出一种空气质量寿指数(AirQualityLifeIndex,AQLI),以量化人类暴露于空气污染与降低预期寿命之间的因果关系。

具体来看,AQLI指数的计算有着诸多亮点:

-AQLI基于当今亚洲许多地区普遍存在的高浓度污染环境的前沿研究,以前的研究依赖于从卷烟研究中对美国低水平的相关证据进行推断;

-AQLI潜在研究的因果性,使其能够将空气污染的影响与影响健康的其他因素隔离开来,相比之下,以前总结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总是依赖于间接相关研究,容易混淆空气污染与其它人类健康决定因素的影响;

-AQLI可以估算普通人的预期寿命损失,而其他方法往往是报告由于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的人数,没有回答寿命被影响的程度;

-AQLI使用高度本地化的卫星数据,可以报告全球县域或类似水平下的预期寿命影响,而不是之前研究报告的整体汇总水平;

也就是说,AQLI指数将寿命预期研究与超本地化的全球PM测量相结合,对全球社区空气污染的真实影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

研究人员还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互动平台,人们不仅查询全球各个地区年-年空气质量寿命指数的各项数据,通过这个互动平台,人们可以了解他们所在地区受到的污染程度,还可以了解他们所在地区如果遵守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或国家标准,可以多生存多长时间。

很明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让当地人们过上更长寿、更健康的生活,同时降低破坏性气候变化的风险。

当然,反过来也就是说,以PM2.5为代表的空气颗粒物污染越严重的地区,对人们预期寿命的影响越大。

空气污染是怎么伤害你的?

空气颗粒物(PM)污染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的结果,包括烟雾、灰尘等固体和液体小颗粒,被认为是全球最致命的空气污染形式。

当人们在雾霾环境中呼吸时,空气中的PM就会随着呼吸一起进入人体。那些肉眼能够看得见的灰尘等大颗粒,会被人体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鼻毛所过滤(鼻毛能完全阻挡住大于PM50的大颗粒物)。

但是对于那些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PM10),鼻毛和普通的口罩已经无济于事了,PM10会沿着呼吸道进入肺部,PM10颗粒与肺细胞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炎症、气流阻塞的发生,导致呼吸困难并增加肺部疾病的风险,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囊性肺病和支气管扩张。

更可怕的是,PM10颗粒表面的金属元素会氧化肺部细胞,破坏细胞DNA并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

更更可怕的,是PM2.5或者或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除了导致肺部疾病之外,PM2.5颗粒能够进入更深处肺部的肺泡,并有可能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从而导致血管收缩、炎症发生、血压升高,甚至会产生血管凝块。

血管凝块的增加,会阻止血液流向心脏和大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致命的动脉血栓,导致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空气颗粒污染物对肺部疾病、癌症、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影响,几乎是铁证如山。近年来,甚至有研究发现,PM污染还与认知功能降低、儿童肺部发育不良和儿童肥胖有关。

研究人员认为,PM2.5在血液中引发的炎症,可能会导致大脑更快衰老。此外,它还可能会损害大脑的白质(大脑不同区域进行交流的神经中枢聚集区),这条线索,已经被证明与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有关。

MichaelGreenstone认为,”空气颗粒物污染缩短了全球人类寿命,已经成为目前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

空气污染作为目前世界上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单一环境健康风险,已经贡献了人类死因的八分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年约有万人的死亡归因于室外空气污染,此外还有万人的死亡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其中大部分人是使用木材和煤炉进行室内烹饪的亚洲人。

虽然许多人受到室内和室外空气的双重污染,归因于两个来源的死亡率不能简单地加在一起,但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年归因于空气污染的死亡总体人数也高达万。

而据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ichardMuller教授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每天人的死亡归因于空气污染,而这一数字已经占中国每天总死亡人数的17%。

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年世界人口的91%生活在未达到世卫组织空气质量准则水平的地方。也就是说,全球有60多亿的人口,常年居住在PM2.5超标的环境中。

最后,看一下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南:

PM2.5:年平均不超过10μg/m3,日平均不超过25μg/m3;

PM10:年平均不超过20μg/m3,日平均不超过50μg/m3;

再拿出手机,看看最近几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所以,空气污染就是这么伤害你的。

—end—

见欢洗

与您一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qiguankz.com/zqgkzzl/1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