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宣传“冬病夏治”口号的穴位贴敷,受到不少人追捧。然而,一名5岁女孩却因此遭遇了一场噩梦。

  杨女士是温州市区人。今年7月初,考虑到女儿脾胃不好,她在市区一家中药综合门诊部预定了一个疗程共4服的“三伏贴”,共花了元。7月13日和24日,杨女士带着女儿来敷药,每次时间为2个小时。结果,2服“三伏贴”后,女儿出现了不适症状:皮肤出现红点,逐渐增大,后来还冒出一个个大水泡。

  一开始,杨女士以为是正常现象,但到了8月16日,女儿的不适症状越来越严重。杨医院,经医生诊断,属于浅二度至深二度的药物灼伤。

  杨女士急了,去跟这家中药综合门诊部理论。她说,一般患者到该门诊部贴“三伏贴”,医生都会给患者一张“告顾客书”,告知注意事项。对此,该门诊部的一工作人员承认确实如此,他说患者拿到“告顾客书”后,还要再签字同意,这样医生才会施药。

  昨天,这家中药综合门诊部一位林姓主任给出解释,患者贴了“三伏贴”后出现水泡的症状是正常的。林姓主任称,杨女士没有收到“告顾客书”,可能是医生工作的疏忽,但是医生口头上都有说明的。

  对于医生口头告知,杨女士予以否认。她称,“如果我一早知道贴了‘三伏贴’会出现水泡,我肯定不会让孩子受这个罪。”

  “出现小水疱还说得过去,出现这么大的水疱,真的正常吗?”杨女士认为,这是医疗方治疗失误导致孩子被严重烫伤。

  叶同仁质量副总王坤向记者表示,对杨女士女儿的遭遇表示遗憾,该承担的责任他们会承担,但希望通过第三方鉴定机构确认杨女士方面的损失。

  目前,双方就此事正在协商中。

使用“三伏贴”后起水泡跟药物剂量的控制有关

  医院针推科主任郑士立:患者在使用“三伏贴”后是否出现“水泡”,跟药物剂量的控制有关。“三伏贴”的药物有很多种,每种药的剂量不同,控制起泡的时间也不同。由于市民普遍对“起泡”比较敏感,所以医生需要对用药剂量进行控制。另外,医生在治疗前,必须提前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起泡”后果,让患者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火爆的三伏贴,你真的贴对了吗?

  每年入伏后,医院都会挤满前来贴三伏贴的人,年年都异常火爆。但你知道吗,三伏贴并不包治百病,也不是老少咸宜,贴错了,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哪些群体不适合三伏贴敷

  “虽然穴位贴敷受到越来越多市民追捧,但并不是每个人的体质都适合进行穴位贴敷。”医院针灸科副主任胡立丹介绍,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或容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以及皮肤易感染体质者,哮喘正在发作、发热患者,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等都不宜敷贴,3周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宜进行敷贴治疗。此外,极少数患者贴药后皮肤会因色素沉着而留下永久性黑色印记。

  胡立丹提醒,一般小孩每次敷贴0.5~2小时,成人每次敷贴2~4小时。如果感觉背部瘙痒、灼热、刺痛,应随即移去膏药,不管治疗时间是否已经满。同时,贴药期间应戒酒,忌食海鲜、牛肉、芋头、糯米等易致化脓及辛辣食物,并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及冷水浴。空调房最好设成25℃以上,避免毛孔遇冷后收缩,影响药物渗入。

来源:综合温州都市报、人民日报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好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qiguankz.com/zqgkzsl/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