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导读:陶御风先生结合古籍、历代医家经验以及自己的临床体会写就的“白及”临床论治备参16条,值得学习与收藏。

白及,敛气、渗痰、止血、消痈之药。此药质极黏腻,性极收涩,味苦气寒,善入肺经。

凡肺叶破损,因热壅血瘀而成疾者,以此研末日服,能坚敛肺脏,封填破损,痈肿可消,溃败可托,死肌可去,脓血可洁,有托旧生新之妙用。

一说本品苦能泄热,辛能散结。痈疽皆由荣气不从,逆于肉里所生;败疽伤阴死肌,皆热壅血瘀所致,故都能用白及治疗,现临床用白及外治慢性疮疡、炎性外痔等,均收良效。

白及功能消肿生肌,外科痈疡未成脓者可使之消散,已溃者可使之肌生,内服外用均有良效。

书言白及功能止血,是因其性涩之谓;书言能治痈疽损伤,是因其味辛能散之谓。

此药涩中有散,补中有破,故书又载其去腐、逐瘀、生新。

白及,必虚而有热者,乃为相宜。虽禀收敛之性,而仍具苦泄辛散之意,与白蔹相近,故每相须而用。

白蔹、白及,古今服饵方少有用者,多见于敛疮方中,两物多相须而行。

白及得羊肝蘸末服,治肝血吐逆;得酒调服,治跌打损伤;配米饮服,止肺伤吐血。

白及又善止咳,对阴虚咳嗽、肺热咳嗽、百日咳、痨咳尤有良效。惟其味涩,故有表证者慎用。

入煎剂用10~20克,若将白及研末冲服(一般用8克,研末分2次冲服),其效更佳。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复发率较高,在血止后,每日服白及末3分,以百合、麦冬、黄芪煎水调服,能预防复发。

白及有护膜、生肌、清热、止血等功效,治疗消化道病,如食管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在内服同时,可配用含有白及的煎剂作保留灌肠)等,效果良好。

白及可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白及粉或煎煮所得胶状液,粘合力强,服后能保护食管黏膜,防止射线损伤,同时又有良好的消肿生肌作用,促进局部炎症水肿或溃疡痊愈。

临床应用时可单用白及粉3~6克冲服,或重用白及20~30克,配伍山豆根6~9克,金银花、天花粉各15~30克等入汤剂,使热退毒去,津液自生,气机条达,诸症自愈。

有报道称,用白及15克,白芍、甘草、威灵仙各12克,随症加味,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徐徐咽下,一般服3~9剂,治食管炎36例,获满意疗效。

十一

治疗慢性胃炎、溃疡病,在辨证处方基础上,对胃镜确诊胃炎者加用白及15~30克,蒲公英30克;若为溃疡者再加用海螵蛸15克。

每日1剂,每日2次,饭前1小时服,连服1个月。结果显效率83.3%,总有效率93.3%。

一法用白及克,白芍克,甘草克,或再选加鸡内金克,海螵蛸克等,共研细末,早晚各服3克,开水送服,连服数月,对愈合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良效。

十二

受《神农本草经》记载白及主“痱缓不收”的启迪,凡治风瘫死肌、痿废不用之疾,每在辨证方中加用白及30克,确有良效。但湿痰重,舌苔厚腻者不宜用。

十三

在烧伤或整形患者供皮区取刃厚皮或中厚皮后,采用白及粉止血,发现白及不仅止血效果显著,而且能明显地促进皮肤上皮细胞和真皮细胞组织的修复,即古人说的生肌敛疮作用。

十四

白及有非常好的治疗手足皲裂的功效。

把白及研细末,待晚上洗净手足后,取适量用温开水调成膏状,敷于裂口处,第2日早晨裂口即可愈合,疼痛消失,效果比其他防裂膏要好。

十五

受《外科大成》白及丸治鼻渊的启迪,并通过对照观察发现,治疗急慢性鼻窦炎,在辨证方基础上加用白及,确能提高疗效,并有预防复发和提高远期疗效的作用。

十六

白及粉在37℃时黏度降低,故用其止血,应以凉开水调服,且寒凉能收缩血管,有利于止血。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临证本草》,陶御风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5.3。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陶御风:萆薢,可不是利尿药

陶御风:瓜蒌,居然是治疗“皮肤病”的首选药

//////////

#中医入门合集#十二经络白话解#东海医集

#老中医经验#中医妙方#验方秘方#国医大师

#伤寒名医验案#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四君子汤#病因赋#药性赋

#药性歌括味#医学三字经

#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

#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

#中医连载合集

何任大师:应用温经汤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周仲瑛:60年中医诊法之体会与技巧(都是精华)

丁光迪:羌活胜湿汤治疗“五更泻”

没想到,“清骨散”真的就是清骨折后发热的散!

丹楂散治疗高脂血症(附高血脂验方四首)

上海沈氏女科年家传秘方

神奇!用古方治疗虫牙的奇妙经历!

古方“三两半”,治腰肌劳损好得快!

南师8个方子,治失眠、高血压、肠胃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qiguankz.com/zqgkzsl/1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