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鼻病毒(HRV)等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多新冠肺炎疫情还未散去“鼻病毒”又接踵而来那么什么是鼻病毒?要如何预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正确认识鼻病毒感染

1

什么是鼻病毒?

鼻病毒是一种小RNA病毒,血清型有多种,是导致普通感冒最主要的病原体。由于血清型众多,且感染后抗体持续时间短,不同型鼻病毒之间很少交叉保护,因而人可反复多次患感冒。

2

鼻病毒如何传播?

鼻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主要通过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同时,通过被鼻、喉的新鲜排出物污染过的手和物品的间接传播,是更为重要的传播模式。污染的手可以将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其它类似病毒传播到眼或鼻黏膜。鼻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容易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暴发流行。

3

感染后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咽痛、流涕、鼻塞、打喷嚏、咳嗽、声音嘶哑、体温一般不高或低烧,有时会有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疲劳、食欲减退、头晕等症状。

一般人7—10天就能痊愈。

少部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后病情相对较重,如婴幼儿,老年人,可出现支气管炎,肺炎等。有时会引起哮喘,充血性心衰,支气管扩张等严重并发症。

4.和流感有区别吗?

虽然症状大致相似,但是流感的“杀伤力”可比普通感冒高不止一个level。具体的区别可以参考这个表:

5

如何治疗和预防?

鼻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症状较轻,一周左右可痊愈。但是有时也会引起诸如哮喘、充血性心衰、支气管扩张,包囊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并且鼻病毒多与其它呼吸道病毒合并感染,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以及肠道病毒等。如果出现了发热或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应该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时应佩戴口罩。

预防“鼻病毒”,我们这样做:

1:感冒流行期间,幼儿园进一步加强晨、午、晚检工作。师生佩戴口罩入园,上课、排队、午休保持距离,加强卫生清洁消毒工作,适当增加饮水次数和量。

2:加强病例管理,对出现咽痛、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的病例(包括教职员工)应居家隔离至痊愈,杜绝带病上课或参与其它活动。经治疗痊愈后,持医院开具疾病痊愈证明方可回园。

3:保持室内场所卫生,开窗通风,加强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

4: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培养学生勤洗手、戴口罩,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引导科学防病。

:七步洗手法

——-------------------感谢阅读--------------------------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qiguankz.com/zqgkzsl/14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