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患者病例分析,很难得
高某,男,18岁,学生,年7月15日初诊。 主诉:不规则低热14天,咯血8天。 病史:患者于年7月1日运动后用凉水擦身,晚上鼻塞、流涕、咽痛。自服抗感冒药。第2天咳嗽,有痰色黄而粘,发烧,体温37.1℃--~38.2℃,7月6日,黄痰增多,早晚为甚,且痰中带血,7月7日出现咯血,医院就诊,诊为“支气管扩散并感染”,收住院治疗,病情控制不佳,仍咯血,今来中医诊治。 现症:发热恶寒,咳嗽咯痰,痰黄量中等,咯血色红,夹有小血块,每天咳1~3次,血量约20~ml。近2天咳嗽转重,咳声重浊,胸闷,胸中隐隐作痛,心烦,失眠,咽痛,口渴,发低烧,体温37.2--℃~37.8℃,大便干燥2日1行,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中医诊断:咯血,证属外感寒邪,内蕴痰热,灼伤肺络。 西医诊断:支气管扩张。 治法:以清肺化痰,凉血止血法。 处方:苇茎汤加味。 芦茅根各30g、桃杏仁各9g、生苡仁15g、冬瓜仁15g、 桑白皮15g、侧柏叶20g、炒栀子10g、生地10g、 花蕊石20g、牛膝10g、熟军3g、三七粉冲2g。 4剂,水煎服。 二诊:7月19日,病人咳嗽稍轻,咯痰量减少,从昨晚至就诊未见咯血,仍痰中带血,发热恶寒、胸痛、咽痛,心烦及睡眠稍有好转,大便已畅,日1行,小便可,舌尖红,苔微黄腻,脉滑小数。现热壅血妄渐解,痰浊内盛,尚有表邪,治以清热解表,宣肺化痰。 处方:银翘散合苇茎汤化裁。 芦茅根各30g、桃杏仁各9g、生苡仁15g、冬瓜仁15g、 银花15g、连翘10g、薄荷6g、黑芥穗10g、 炙麻黄3g、牛蒡子10g、瓜蒌皮10g、干地黄15g、 玄参30g。7剂,水煎服。 三诊:7月26日,病人1周来未咯血,痰中带血于2天前消失,睡眠稍安,周身疲乏,动则汗出,口干苦,嗳气,大便日1行,舌尖红,苔白稍厚,脉滑。 治法:和解少阳,清肺化痰。 处方:小柴胡汤合苇茎汤加减。 芦茅根各30g、桃杏仁各9g、冬瓜子10g、生苡仁15g、 柴胡10g、半夏9g、黄芩8g、党参10g、 干地黄15g、丹皮6g、炒枣仁15g、五味子5g。 5剂,水煎服。 四诊:8月1日,近2周无咯血,咳嗽咯痰亦消失,体温正常,稍有口干。周身乏力,动则汗出,胃脘不舒,嗳气,纳差,眠可,大便稀薄,日行2次,小便正常,舌偏淡,苔薄白,脉关滑。 治法:补中益气。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5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10g、 党参10g、牛蒡子10g、僵蚕10g、玄参20g、 炒枣仁15g、浙贝10g、柴胡10g、甘草6g。 7剂,水煎服。 8月14日其母来述,基本康复。 温馨提示:本案急则治其标,首诊苇茎汤加味,邪散热减,血络得和;表证尚在,合银翘散疏风清热;表邪得解,少阳不利,守方合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畅气机。药后邪去正虚,直以补中益气汤。本例中医治有层次,3剂而咯血止,16剂咳嗽、咯痰消失。 联系我们 -企业官方在线医生新媒体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qiguankz.com/zqgkzkx/1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支气管扩张的原因,你了解多少
- 下一篇文章: 支气管炎不能吃什么,支气管炎禁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