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百姓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传统中医疗法,而三伏贴这一传统疗法,八正堂三伏贴确切的效果,在近几年临床实践中,已被广大患者朋友接受。应广大患者要求,积极筹备,开始了八正堂三伏贴预约贴敷工作。

今年夏季伏前开穴也就是年7月2日起进行第一次八正堂三伏贴贴敷,望广大患者朋友牢记贴敷时间,不要错过一年一度的养生大餐。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中医的独特疗法,是冬病夏治疗法中的主要方式。在三伏天将该帖敷贴于有效穴位,达到增强机体功能、有效预防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是三个庚日,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为驱散内伏寒邪最好节气日期。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程度的以阳治寒,调整人体阴阳,使一些宿疾得以缓解和恢复,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

同时,临床实践证实,有些冬病非常顽固,冬天治疗效果甚微,而在夏天治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时候进行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穴位贴敷,即用具有温通功效的中药组方研末制成敷贴,贴于人体穴位之上。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发现,在夏季的三伏时令,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疗效显著。

具体敷贴的时间最好为三伏天当天正午前后,若需加强治疗,可选在润伏增加一次。

贴敷时间以患者自我感觉可以耐受为度,一般贴2~6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

一般连续治疗3~5年后可改善体质,缓解病症。

八正堂温馨提醒:

只要在头伏期间,均可敷贴,

不用非得赶在头伏第一天,

每10天贴一次,

连续3-4次为一个疗程,

一般需连续3-5年。

年三伏贴时间:

伏前开穴:年7月2日-年7月11日

头伏:年7月12日-年7月21日

中伏上:年7月22日-年7月31日

中伏下:年8月1日-年8月10日

末伏:年8月11日-年8月20日

伏后加强:年8月21日-年8月30日

八正堂---三伏贴

三伏贴的治法原理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我们在这个时候借三伏天引入“天阳”消除体内阴雳,以治疗身体虚寒性病症。这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体现,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在特定的时间,通过特定的穴位,利用特定的药物辅助,借“天阳”之阳热效果助力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疾病发作缓解的有利时机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治疗、调养和预防秋冬发作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疾病目的。

八正堂三伏贴特点

1、采用地道中药材,古法炮制,经典配方,确保效果。

2、选用上等医用级胶布,易揭易贴,不易过敏。

3、胶布大小适中,舒适感强,膏面大,精准穴位给药,易渗透,吸收快。

三伏贴适用于哪些疾病

适应症状取穴位置呼吸系统疾病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肺炎、扁桃体炎等。天突、膻中、膏盲、肺俞、足三里、中脘穴等消化系统虚寒性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上脘、三阴交穴等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腰突、腰椎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疼痛、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老寒腿、强直性脊柱炎等。肝俞、阳陵泉、悬钟、大抒、足三里、三阴交、脾俞穴等。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疾病等。中极、归来、三阴交、命门、足三里穴等。儿科疾病体虚易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发育迟缓等。脾俞、关元、足三里、涌泉、肺俞、膏盲、膈俞穴等。亚健康疾病免疫力低下、阳气不足、肺气虚弱、畏寒喜暖、亚健康等。天突、大椎、膻中、肺俞、膏盲穴等。

联系我们

郑州八正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刘经理:(







































白癜风的外用药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qiguankz.com/zqgkzkx/1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