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医院,了解最新医疗信息

何为“冬病夏治”?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又是一年夏至到。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又开始啦。“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其疗法是中医“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内病外治”等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日子,对于冬季易患病的人来说,本身阳气虚弱,发展到冬天会出现阴寒内盛,从而产生疾病。而在阴气伏藏时就采取抑阴扶阳,把冬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的预防医学观点。

#贴敷原理

  三伏贴借助伏天阳气偏盛,人体气血相对流畅,毛孔开放的特点,将温热性质的中药敷贴在人体相关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孔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使其更好地渗透、被吸收,再通过经络运行,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使药物直达患处,从而充分发挥强壮阳气、温通散寒、活血通脉的功效,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

  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功能失调等等辩证属于脾胃虚寒、脾胃虚弱证。

4、骨科慢性疼痛类疾病:

  颈椎病、腰椎病、各类关节疼痛等。

5、儿科类疾病:

  哮喘、支气管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厌食、反复感冒咳嗽、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6、妇产科疾病:

  女性宫寒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头痛等。

7、调理(治未病):

  免疫功能低下,体虚易感冒、神疲乏力,腰膝痠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尤其适宜老人和阳虚患者。

不适合人群:

  对三伏贴药物过敏者,或处于过敏期间者;支气管扩张伴咯血者;肺结核活动期;皮肤破溃难愈者,贴敷部位皮肤创伤、感染者,瘢痕体质者;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者;恶性肿瘤者;中医辨证属火重者;孕妇。

年三伏贴

时间表

1.伏前贴:

年6月21日

2.初伏贴:

年7月11日

3.中伏贴:

年7月21日

4.伏中加强贴:

年7月31日

5.末伏贴:

年8月10日

#注意事项

  1、贴药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正常情况下,成人贴药时间为4~6小时,儿童贴药时间为1~2小时,贴药以后会开始出现发热及灼痛感,因体质差异,每个人的皮肤感觉及耐受程度不同,如出现不可耐受的灼热感,可提前将药物揭下,以免皮肤灼伤。

  2、注意预防感染,若局部反应严重,出现发泡、溃疡、化脓,可外用软膏,必要时按外科治法处理,用消毒针头刺破水泡,涂上外用药,或来我科进一步处理。

  3、贴药当日戒烟酒、辛辣、海鲜、蘑菇、牛肉、韭菜、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等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并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及进行冷水浴。

贴敷

地点

门急诊医技楼6楼中医科针灸室

咨询

电话

-/

主编丨袁誉宁

责编丨王瑨姚瑞

   周璇程煜

主办丨安徽医院(医院)

请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qiguankz.com/zqgkzks/17310.html